1576738950822665.png  欢迎访问山东招生教育网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400-011-3805/15053502117
热点关注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教育部“严选”!多种基础学科升学路径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2024-12-09

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面,高校随着时代、社会的需求一直在进行改革探索。如今,有哪些人才培养模式理针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有哪些培养特点,本文特地整理了相关内容,对基础学科有兴趣的你,要仔细了解哦!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

三个阶段

国家一直大力支持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以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基地建设”)为标志的试点改革阶段(1990-2008年);

二是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为标志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改革阶段(2009-2017年);

三是“拔尖计划2.0”(2018年至今)、“强基计划”(2020至今)、“101计划”(2021年至今)齐力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升学路径:

“拔尖计划”“强基计划”“101计划”等多选择


拔尖计划

2009年,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目标是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助力学生成长为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2018年,教育部在“拔尖计划”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实施“拔尖计划”2.0版,进一步拓展范围、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创新模式。自实施以来,“拔尖计划”2.0已在7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建立了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吸引了超过3万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研究。

进入“拔尖计划2.0”的途径有多种,包括高考直接录取、入校后参加二次选拔等方式。以四川大学为例,2024年高考录取类别为普通类等符合学校转专业条件新生均可报名。此外,不同专业报名条件有所不同,如四川大学“明远学园-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柯召班) ”要求,高考科目需含理科综合或选考物理,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高考成绩在同省(市)录取新生中排名前50%;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或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二等奖及以上;高中阶段参加国家“中学生英才计划”。


强基计划

2020年初,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实施“强基计划”。“强基计划”面向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基础学科相关领域的拔尖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考核、评价。考生自主报名,依据高考分数和试点院校考核结果按比例形成的综合成绩参加选拔,通过该渠道录取的考生定向进入相应基础学科专业试验区接受培养。

从招生对象来看,可以申请学校“强基计划”的考生分为两类:一是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二是基础学科拔尖。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一般需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五项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在2024年,多校新增“单科破格入围”的条件。如北京理工大学规定,有高考数学单科成绩取得满分的,可破格入围学校考核;西北工业大学规定,高考数学单科成绩145分及以上的考生,可申请破格入围学校考核。


101计划

2021年12月,教育部在计算机领域率先启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简称“101计划”)。到2024年,“101计划”从最初试点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推广至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统计学学科领域。

“101计划”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筑基性工程,重点任务是建设一批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核心课程,一批反映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核心教材,一支“大先生”领衔的一流教师团队和一批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一流实践项目。以课程、教材、教师、实践项目等基础要素“小切口”,牵引解决人才培养“大问题”,带动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强突破”。


培养特点

三大特点

贯通式培养: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注重课程衔接和教学连续性。如华东师范大学明确,针对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学校鼓励深造,学生在大三起可以修读研究生课程,可以提早开展学术研究,提早选定研究方向和导师。通过考核后,将获得推免资格。

“一制三化”模式: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导师、专业及相关课程,可以前往世界顶尖大学进行研修学习和短期考察,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试验班类(科技英才班),为英才班课程配备最优秀的师资力量,全面实行学业导师制,低年级阶段以校内导师为主,高年级阶段则结合学生赴中科院相关研究院所从事的科研实践,配备双导师。本科学习期间均有海外交流的机会,包括暑期研修计划、学期交流和海外毕业设计等。

重大课题研究:国家和高校还都鼓励参与“拔尖计划2.0”“强基计划”的学生进入国家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参与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为学生提供经费的支持等。如郑州大学“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充分利用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等育人平台与科教资源,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报考提醒

立足长远发展,从兴趣出发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为了培养基础学科理论扎实、能解释“卡脖子”问题的优秀人才,招生的专业多为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的相关专业,同学们要充分了解培养模式和未来发展路径后作选择,不要将“强基计划”等作为进名校的捷径,而是要选择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发展规划的培养模式和专业。


来源:四川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光明日报、《高校招生》杂志、各高校官网、网络汇总

 
 
 上一篇:放假安排来了!济南等山东多市中小学寒假时间,公布
 下一篇:山东12市公布高中放假时间!你什么时候放假?
考生在线登记
免费领取高招会入场券
  • 姓名
  • 电话
  • 所在中学
  • 高考分数
  • 意向院校
  • 留言
672121695
258651896

微信咨询